作 者陈佳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李云仲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黄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摘 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金融强国建设可以从优化资源配置、驱动创新发展、保障金融安全、深化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提高金融服...
人机互生:范式革命与知识生产重构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11期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以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呈现的人工智能是机器智能当下的流行形态。如果以图灵(Alan M.Turing)完备(Turing Completeness)为依据,则1946年出现的ENIAC通用计算机可以被视为机器智能的初始形态。尽管人们对什么是机器智能尚未达成...
“如果掌控技术的人,能够把社会的良心和社会的共识植入产品中,数字技术是完全可以向善的,算法也是完全可以为人的。”11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内,“算法为人”论坛的展旗仍摆在大楼入口处,这场几天前由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主办的论坛是国内第一个讨论算法与社会关系的专题论坛。此前,算法相关论坛讨论的主要是技术话题,研究如何提高技术效率。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为这场论坛准备了...
作者简介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博导,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数据要素五论:信息、权属、价值、安全、交易》《技术与组织:学科脉络与文献》等。摘要科学研究表明,社交是人类的天性,是建构人生意义的场景。传统社会理论默认与他人身体同场的共情互动是释放人类社交天性的正常形态,而把身...
摘要:数字化的核心要义是一切皆可数字化,也因此将人类带入了数字社会。数字社会给社会学带来了两项关键挑战,一项是社会学是否有能力刻画和解释数字社会,另一项是,如果不能,社会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几十年来社会学不断在开展对数字社会的探索,不过,现实格局是,研究主题还相对零散、研究方法还有待革新,距离文科智能还有较远路程。在需要刻画和解释的社会现象、可以运用的研究素材等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时代,社会学自...
来源 | 《社会学评论》2024年第4期作者 | 谢子龙 乔天宇 张蕴洁 邱泽奇谢子龙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乔天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计算社会学。张蕴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社会学。邱泽奇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组织社会学...
本文由科学大院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数学与人工智能》整理而成,首发于科学大院。人工智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对未来的预见。毫无疑问,计算机科学家是推动当前人工智...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邱泽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13日第7版跨学科发表文章《数字生态与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顶层设计》,以下为全文内容。《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13日第07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融入经济社会运行的各环节。加快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对数据要素市...
本文从数据的角度简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各种不同方法,重点强调小数据方法和大数据方法在处理复杂任务以及相应的组合爆炸和维数灾难问题能力上的本质区别。最后,简单讨论如何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人工智能的零数据、小数据、大数据和全数据方法作者:鄂维南院士2024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我应邀作了一个以“数学与人工智能”为题的大会报告。会后许多院士都希望我把报告的主要内容写出来,这是这篇...
5月24日下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分论坛以“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赋能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致开幕辞。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傅毅明在会上作《深化数据源头治理 发展数据循环经济——打造数字化、绿色化与资产化“三化融合”新路径》主题报告。傅毅明作主题报告傅毅明认为,生态文明与数字...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