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由北京大学牵头 ,联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建,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教育部科技司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于2017年3月21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揭牌。实验室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在现有研发和试验条件基础上,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可视化展示、测试与评估、重大应用示范与系统集成研发平台。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针对我国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综合应用能力弱、缺乏面向应用的原创性分析技术等问题,围绕提升大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与智能决策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平台,支撑开展大数据预处理与质量控制、大数据统计模型与分析算法、分布式大数据挖掘系统、交互式大数据可视分析、基于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新一代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通过建立大数据通用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试验平台,形成国内一流的科研环境,主动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项目,在大数据统计学习、文本大数据分析、图像视频大数据分析、时空大数据分析、图数据与知识图谱分析等重点研究方向取得一批关键技术成果并成功转化,构建大数据分析应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推动我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实验室紧密围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展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要技术标准制订,集 聚与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探索和实施适合具体行业特点的创新方案,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该领域发展趋势与重大问题的研究机制,积极完成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科 研课题和行业技术咨询工作,积极提供行业发展研究情况和重要进展,更好地为国家和行业发展服务。
实验室着眼核心定位和远期目标,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大数据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与辐射、人才培养等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0年12月5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教育部组织的验收。
![]() |
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数学、统计、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参与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北京大学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面具有综合学科优势与坚实研究基础。北京大学拥有齐全的学科,大数据学科体系完整,成功申报了全国首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拥有数据科学的本科、硕士与博士培养全过程,并在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上成立了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拥有“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相关研究创新平台,还与多个企业进行了广泛合作,建立了长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相关部门提供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和服务,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和经验。北京大学积极探索建立大数据学术创新链,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聚合与优化资源,将校内外研究机构与合作单位作为关键节点,协同创新,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形成完整科研创新闭环,以实现取得标志性应用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12月,是由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4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国立学术研究机构,覆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历年来获得科技重要奖励500余项,包括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数学科学奖、27(或者2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50余项国际学术奖励和荣誉。不少重要的应用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和实际部门的充分肯定,显示了数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作用。研究院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现有职工338余人,其中科研人员2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约80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有15个硕士点、12个博士点(二级学科),至今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300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88名,博士研究生1876名),博士后232名。研究院下属的4个研究所是我国最早被批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国家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60公司)经过不断努力和持续创新,已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网络安全企业。360公司终端安全软件在国内拥有6亿PC用户、9亿智能手机用户,在国外用户数也已经超过3亿。360公司成立以来,以保护国家网络安全为使命,以创新为发展原动力,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60公司总部设立在北京,拥有办公场所面积近7万平米,同时公司在上海、广州、深圳、雄安新区、天津、成都、西安、武汉、珠海、大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发条件以及业务运行环境。360公司员工约1万人,其中超过50%为产品及技术研发人员。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覆盖面广,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之一,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15年6月,由学校整合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学院、超级计算学院以及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计算数学方向(部分人员)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势资源组建而成。学院拥有强大的计算平台“天河二号”,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平台,筹建了“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由此,学院形成“一院两中心”的发展格局,与广州超算中心和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实现一体化运行,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同时,学院围绕超级计算的行业应用和科研方向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支撑广州超算中心的应用推广和服务拓展。学院坚持面向学术前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贯彻“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发展战略,按照学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部署,推动学术和科研的发展;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和计算与数据分析处理人才。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是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为5.5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小巴、代驾、企业级、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全面的出行和运输服务,为超过3000万车主及司机获得灵活赚取收入的机会。公司运用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共享经济实践响应中国互联网创新战略,与不同社群及行业伙伴协作互补,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全球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公司一直非常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一支全球顶尖的研发队伍,多个研究方向或产品曾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技术成果多次获评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群。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全资二级单位,是中国电子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的产业总体支撑单位,致力于成为我国网信领域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一流智库,主要从事战略发展、产业研究、数字科技、网信测评、网络安全、高新电子等业务,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一级),参与支撑工信部、网信办、密码局等国家相关部委工作。中国信安位于北京未来科学城,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网信智能中心和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电子信息产业系统测评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是中国电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基地业主单位,建筑规模近30万平米,已孵化培育中国电子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