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构建新优势的战略举措。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同比增长9.7%,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带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依托数据要素资源积累和数字技术创新,各产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革新,涌现出大批新业态新模式,也推动各市场主体不断取得发展的新优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发挥关键作用的主战场。在前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技术创新与资源大多聚集在西方国家,造成了全球工业要素分工格局下,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处于跟跑状态,大而不强的基本局面。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制造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状态正在日益改善,许多产品正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推动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新模式、新业态,为优势相对薄弱、面临问题颇多的工业企业带来了一条希望之路。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报告(2018-2021年)》显示,我国“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10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达7686万台套,工业机理模型数量达到58.8万个、服务企业160万家。
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仍存在问题
在全球严峻经济形势下,在面临新冠疫情的重大不确定因素下,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工业企业仍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普遍存在劳工紧缺与成本上升、创新研发投入不足、数字化转型约束因素多、供应链管理能力弱、市场拓展阻碍大、绿色发展意识差等多维度的问题,严重制约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了系统性成效,但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乐观。主要问题在于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不同,消费互联网技术标准化程度高,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在生活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家看得懂、摸得到。工业互联网缺乏标准的技术架构和统一的模式,应用落地可谓百行百样、千企千面。大家对工业互联网看待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褒贬不一,导致存在政府侧积极、企业端冷淡的现象,因此愿意走和能走好这条希望之路的企业并不多。
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必答题
抛开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模式不谈,从工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角度上来看,在数字经济时代,不管是否愿意,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而非可选项。建议不要先入为主把工业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成熟的系统或基础设施,而是当成一种创新理念和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各类工业企业都需要出色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运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在市场充分竞争的大环境下,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资源的获取往往是封闭的、缓慢的,如何通过一种体系或模式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快速培养这三种能力成为难题,只有通过相对开放的资源平台和透明高效的管理来实现。工业互联网恰恰提供了一种模式和路径,让大部分工业企业可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连接获取或提升相关能力。
我们今天可以从两个维度看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一个是内联、一个是外联。内联助力企业做好管理,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企业提质、增效、降本、控险、绿色、智能等多方面能力。外联促进企业做好资源协同,依托产业链连接平台助力企业协同创新资源、管理供应链、拓展市场、延伸服务。
从内联来看,企业管理运营的本质要通过高效、精准的决策不断优化资源利用,实现最大的产出价值。而要实现高效、精准的决策,首先要对工业企业内部的人、机、料、法、环、技术、资金等多维度要素进行全面的状态信息了解。传统的信息化手段一般只能独立的提供几个维度的数据或信息,而且各信息化系统相对封闭,在数据字典、数据格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这就考验管理者能否从多个系统的不融合数据及对信息化盲区的经验判断来做出正确的决策,结果往往不是一定是最优解。工业互联网主张的理念是做到全要素的能连尽连、应连尽连,全面连接是工业互联网和其他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区别。工业互联网通过边缘平台对于全要素的最大化连接、分布式管理,实现数据维度更加多元,让管理决策从经验判断逐步迈向数据驱动的高效、精准决策,从理念和工具上促进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大部分存在的内部管理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将经验与知识进行留存和复用。我们都知道管理学上有SDCA循环和PDCA循环,SDCA循环是保障企业在现有的技术、标准、流程与规章制度下有序运转,PDCA循环是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改进相关技术、标准、流程与规章制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这两个循环中很多的客观结果与主观决策在传统模式下很难用数据的形式表现和留存下来,导致的现象就是工业企业现场管理的不稳定性,人人都是救火队员,不清楚发生不良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也无从了解技术人员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的经验依据到底是什么,所以工业企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不断在处理重复发生的问题。工业互联网通过全要素的连接与数据处理,使得重要过程数据、决策依据得以留存,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人工分析数据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依托机器学习、建模分析等方式处理,找到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问题的发生。通过归纳面对不同问题的决策与处置方式,将其知识化程式化,最终封装成工业App,实现经验与知识的封装应用。
从外联来看,企业经营要充分协同外部资源来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其中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是关键的几个环节。传统模式下,企业的研发资源与内部协同往往是单兵作战、单系统作战、串联研发,效率难保证,同时受时空限制,多研发中心的企业更是要承担较高的沟通成本。供应链管理也存在诸多挑战,比如供应商的遴选优化,核心零部件的质量保证与追溯,按单配送的精准来料管理等。客户需求和问题反馈的不及时性,也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企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促进数据在不同主体间安全高效流动,可以有效推动企业间进行网络化协同,为企业整合更优质的数字化工具与社会化资源进行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创造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建议
一是量身选择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模式与应用范围,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数字化能力强的企业建议私有化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小、资金紧张、数字化能力弱的企业建议公有化或混合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重视要素连接,包括存量与新增的生产要素,分阶段进行连接与数据汇集。三是做好MDM(主数据管理),认真梳理、定义主数据字段,做好存量系统间的字段映射,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四是发挥数据价值,重视数据资源与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调动相关部门使用数据的积极性,引导员工通过数据支撑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激发数据活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新理念、新技术的支撑,利用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理念和技术,答好时代命题,方能构筑企业发展新优势,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孙震
【本文部分内容已在新华网和观察者网发表】
新闻网:
http://www.bj.xinhuanet.com/2021-10/29/c_1128007818.htm
观察者网: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1_10_29_612756.shtml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