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速递 > 正文

新闻中心

要闻速递

NEWS

喜报|“国产高性能计算库与标准建设”项目获2025年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

时间:2025-05-20    来源:

  • 分享

5月17日,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以下简称“学会”)第五届“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年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由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的杨超、陈军、何源宏、贾梦珠等与企业申报的“国产高性能计算库与标准建设”获2025年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为推动国产GPU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生态完善与算力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代表杨超(左)与张平文院士(右)现场合影

算力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已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关键领域。支撑算力发展的国产高端芯片产业由于硬件工艺受限、应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普遍面临“性能瓶颈”及“生态孤岛”双重困境。基于此现状,依托北京大学应用数学和交叉学科的创新基础,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长沙研究院院长杨超积极组建跨学科队伍开展科技攻关,通过创新研发国产高性能计算库与构建软件生态评估标准,走出了一条“性能突破-生态建设-应用落地”的破局路径。

针对算法与硬件匹配鸿沟,团队创新设计数据格式灵活的FFT算法框架,组合出新的FFT高性能算法变体,充分释放国产硬件性能;联合企业成立先进计算联合实验室,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国产GPU性能优化,使其某芯片关键算子库实现五倍至四十余倍的性能提升,提前完成国产替代,破解国产芯片“性能瓶颈”困境。

为解决软硬件适配难度高、生态碎片化问题,团队构建了统一的接口标准,系统性解决国产芯片软硬件适配的复杂映射问题,弥补底层标准缺失;牵头研制并发布全球首个AI算子接口领域国际标准,填补该领域空白,提升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截至目前,该标准已在30余家国内机构应用,有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合力,促进行业产品落地应用,破解国产算力“生态孤岛”问题。

面向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我国在多元算力时代面临的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发力高性能基础算法和底层软件根技术创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

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评选认证活动自2021年开始举办,旨在鼓励更多的应用数学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落地,助推产学研融合创新,促进应用数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动得到了应用数学界及产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参与,征集到了多个项目。落地成果需经过资格审查,学术、产业、管理三个领域专家组评选,学会常务理事会投票等流程而最终获得认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