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速递 > 正文

新闻中心

要闻速递

NEWS

周晓华团队在《自然•通讯》发文:基于动态优化的疫苗实时接种策略有望同时控制包括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等多个目标

时间:2021-09-03    来源:

  • 分享

8月3日,北京大学周晓华教授团队及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就如何优化新冠疫苗接种策略发表题为《新冠疫苗单日接种能力有限情境下的实时动态优化》的长文(Research Article)。

8A1F

原文标题:《Time-varying optimization of COVID-19vaccine priorit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limited vaccination capacity》

该研究报道了依据疫情发展而动态调整的新冠疫苗优先策略可以同时显著降低多个结局目标(包括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等);相较于于全人群随机接种策略而言,动态优化策略在多种不同场景下能保持明显优势。但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当疫苗接种远先于疫情爆发或日接种能力很高(中国现行的疫苗接种场景),全人群随机接种策略或可与动态优化策略表现持平。

新冠疫苗作为控制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有望维持正常社会经济活动,自新冠疫情以来,一直备受各国政府关注。随着多个新冠疫苗相继问世并获准紧急使用,如何在人群中分配疫苗以最大程度减小疫情负担,成为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周晓华研究团队及余宏杰课题组,在传统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疫情驱动下的两剂疫苗动态分配模型。研究表明,基于单目标的动态优化分配策略能够随着疫情的更新适时调整目标接种人群,同时显著降低感染人数、有症状病例数、住院人数、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人数和死亡人数等五个结局目标。该研究所建模型方法可直接用于研究其它国家或地区最优疫苗分配策略,以结合各国疫情进展、疫苗接种运动的差异,更好的控制或预防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士后韩莎莎和复旦大学公卫学院博士后蔡俊是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公卫学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周晓华讲席教授和复旦大学公卫学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余宏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周晓华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预处理及统计分析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生物统计系主任,北京大学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生物统计及生物信息实验室主任,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中医大数据中心主任。先后担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生物统计助理教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美国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协调中心副主任,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分会(IBS-China)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生物医学统计学会会长,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ellow),美国统计学会会士(Fellow),数理统计研究院会士(Fellow)。美国联邦政府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医疗器械和放射健康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获美国联邦政府授予的研究生涯科学家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青,中国教育部高层次文教专家、中国教育部海外名师等荣誉称号,获美国统计学会贝叶斯分析科学分会及国际贝叶斯统计科学学会Mitchell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SCIENCE CHINA-Mathematics评选的年度优秀论文奖。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医学诊断学的统计方法,随机临床试验中的设计及统计方法,因果推断分析方法,医疗大数据,缺失数据,新兴传染病的数学和统计建模,脑科学,卫生经济,卫生服务,中医药研究等领域发展新的统计方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在国际顶尖的统计和生物统计期刊J.R.Statist.Soc.B、JASA、Biometrika、Annals of Statistics、Biometrics、Statistics in Medicine等发表SCI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130余篇是第一或通信作者。先后任生物统计学顶尖期刊Biometrics, Statistics in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 Theory and Method副编辑,也是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分会会刊Biostatistics & Epidemiology主编。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