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中国网信》杂志推出系列文章就《规划》相关内容进行权威解读。以下为邱泽奇教授就《规划》内容进行的解读。
邱泽奇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012-2016)。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社会与治理、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组织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向世界公开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为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和规划。《规划》提出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要求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从数字中国整体布局高度对数字社会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明确目标。
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
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的标准配置。其中,教育和健康是影响社会成员发展起点公平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世界各国建设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公共服务普惠已经有诸多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模式,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则是世界各国仍在探讨的前沿领域。以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起点公平为目标,运用国家力量,建设国家平台,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是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规划》提出“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展数字健康,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这一要求为保障数字时代社会成员经济社会发展起点公平提出具体目标。
第一,让人人得享优质教育。
数字教育普惠可理解为接入可及性、资源可及性、交流可及性先后接续的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在数字教育普惠方面已基本实现接入可及性,且部分实现资源可及性,交流可及性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数字教育普惠取得重要进展。网络接入和数字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截至2022年11月,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19万门,学习人数达9.79亿人次,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国家智慧教育门户已经形成“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构架,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资源已经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三横”和德育、智育、体美劳育的“三纵”格局,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2022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在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广覆盖。
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汇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普惠的可行路径和中国方案。教育是一个千人千面、因材施教的过程,在实现优质教育内容资源供给普惠基础上,还需要实现优质教育交流互动资源普惠。特别是在初等教育中,师生交流互动是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适应中国老龄化趋势,充分发挥优秀“银发教师”在推动优质教育交流互动资源普惠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成为基础教育交流互动普惠的重要抓手;充分抓住人工智能发展契机,开发人工智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针对偏远乡村地区的应用场景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优质交流互动资源普惠中的覆盖作用,可以成为基础教育普惠的另一个抓手。
“两个抓手”对终身教育普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同样重要。数字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知识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人们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或引领时代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对助力全民终身学习不可或缺。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关注优质教育资源汇集和有效供给的体制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供给与运用的整体最优,也应成为数字教育普惠的重要一环。
2023年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图为开幕式前的全球万名师生云合奏合唱演出。
第二,让健康公平触达人人。
健康普惠可理解为从生活方式建构到疾病预防控制以及疾病诊疗康复等三个维度,目前我国在这三个维度均取得诸多成就。
近年来,数字健康普惠发展迅速。卫生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互联互通持续加强,优质资源通过远程医疗进一步下沉,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病原检测、流行病溯源、快速筛查等健康倡导和医疗诊疗活动数字化发展迅速,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互联网+医疗健康”呈现多态发展格局。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强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就更多发生在疾病诊疗康复维度,与其他两个维度尚没有进行有机整合。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达3.63亿,占网民整体的34%。虽然我国已有一定规模的在线医疗用户,但各地各层级医疗机构数字化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数据被封闭在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互联网平台等。与数字教育普惠比较,数字健康普惠还处在接入可及性阶段,距离从出生到死亡的人口健康管理数字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为了实现优质健康资源普惠,让数字化的健康公平触达每一个人,除了要实现疾病诊疗数据的可携与互认,以及疾病预防数据、生活方式数据的可携与互认,还需要三类数据的综合整合与数字化健康管理的隐私化安全化。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的体制机制入手进行规划和推进,在一些领域要重点加强。譬如,数字化居民健康身份识别码和数字化医保凭证的关联与流转,数字化检验检查的国家标准与检验结果的互鉴互认,数字化常见病种诊疗的国家标准与诊疗结果的协商会诊等。其中,数字化居民健康身份识别码和数字化医保凭证的关联与流转是基础中的基础。
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
精准治理是现代社会的时代性目标。人口的高流动性、社会主体的高互联性造就了数字社会的高度复杂性,让社会治理在面对成本快速增加之痛的同时,又要面对社会满意度下降之难。分类分层精准治理既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内容,也是数字时代治理能力建设的前沿。推进数字社会精准治理是中国在应对数字化挑战中的机遇,也是融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规划》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为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提出底线目标。
第一,与乡村振兴相伴而行。
数字中国建设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中国引领新全球化而不断发展和演进。在快速经济发展与巨大社会变迁中,也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包括如何让乡村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为促进乡村共同发展,过去40多年里,国家出台一系列高优先级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2018年以来,中央推进乡村振兴的多项政策都强调了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
政策红利有力推动数字乡村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许多乡村促进发展的有效实践。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村电商国,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2021年提升7.3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22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采用了互联网技术。
数字乡村建设让社会治理精准化获得快速发展。数字党务、村务、民务、商务在各地乡村均有个性化实践。“数字党务”把村里分散在各地的党员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风尚倡导、乡村有效治理的领头力量。“村民说事” 把党和国家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既宣传和落实惠农政策,又成为听取村民诉求和意见的窗口。“移动议事厅”把在村和不在村的村民汇聚到一个平台,实现村民线上回家、线上参与。“枫桥经验”也有了数字化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让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相伴而行依然是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发展的抓手,也是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关键场景,在城乡融合发展大格局中还是整体性社会治理精准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发展的关键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人口。把乡村放在城乡融合关系中,把城乡人口融合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内容,在乡村人口线上回家的同时也需要推动和促进城市人口线上下乡,共同拥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现美丽乡村与灿烂城市的相伴而行,形成共同发展的壮美历史画卷。
第二,让智慧城市治理精准。
社会治理精准化不只关涉乡村实践,更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关键组成。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1978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17.9%,到2021年这一比例已上升为64.7%。2021年的城市数量达到691个,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伴随城镇体系发展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与发展。乡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聚集带来城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居家生活、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生产贸易、政务服务等相互关联。智慧城市建设从城市运行感知入手,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各地不断迭代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内涵与外延。
城市运行“一张网”为城市社会精准治理提供了坐标。借助传感器部署的社区化和网格化,实时感知城市脉动已成为社会治理精准化依据的来源。在上海市普陀区,一位行人将非机动车停放在苏河沿岸时被“苏河之眼”捕捉,城市运行感知系统可即刻将预警事件推送到综合受理派单系统,派单到工作人员手机端,工作人员的处理结果也可实时上传销单。在北京市海淀区,渣土运输多点分散、违法成本低、管理多头、数据孤岛等特征形成城市社会治理痛点,城市感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对渣土车号牌遮挡等违法特征的精准识别、对渣土车行驶轨迹的准确预测,让渣土车违规率从26%下降到4%。
类似的场景不只发生在北京、上海,从一线城市到地市级城市,精准化正成为城市社会治理的日常实践。在浙江省衢州市,用“城市大脑”建设为基层治理赋能,让省市县“一网通管”,在市场监管、应急响应、生态环保、居民生活等城市运行各领域形成从居住社区基层治理到城市运行综合治理的合力,让社会治理精准化成为城市治理的最优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把城市社会治理精准化理解为不只是处理违法违规,而是服务于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则当下的社会治理精准化其实还处在查违纠错的管制阶段,尚未进入主动服务甚至挖掘居民需求的阶段。2022年7月,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意味着物联网终端形成的数字化已经有能力实时感知城乡居民生活与工作的细粒度场景。如何运用高灵敏度城乡数字感知系统,通过顶层设计开发服务于社会治理精准化的细粒度场景、服务于居民生活与工作需求,既需要探讨公共数据的开放开发,与市场数据进行整合相融,也需要运用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让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
如果说数字公共服务普惠的目的是赋能社会成员适应数字时代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在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建设数字中国,那么,数字生活智能化则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目标之一。
数字中国建设与发展,早已越过许多国家正在经历的数字鸿沟,进入提升人民数字技能、促进数字生活智能化的阶段。2022年3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变成国家政策和行动。
数字生活是一幅快速展开的历史画卷。如果把门户网站作为数字社会的标志,则数字化与生活的关联不过20多年。时间虽短,可对人们影响却极大。数字社交早已突破时空约束,让人们的社交行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约98%的互联网用户使用即时通信,是人们数字生活的第一应用。数字直播则让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有所愿即时地呈现在世界,与世界进行交流交换。数字阅读、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数字内容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聆听、观影,让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运用于生活。数字支付让人们无须再携带现金,86%的互联网用户在使用数字支付。数字商务让人们不再局限于“15分钟生活圈”,而是拓展到数字商务所及的范围,可以买南美的咖啡,也可以把山东的绳网卖到非洲;与此同时也让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边界有机会快速切换,每一位用户既可以是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其中的数字化如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也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应用在诊疗手术、学习交流、景观欣赏、产品和服务呈现等场景,让人们的急需可以突破空间和能力阻隔而获得实现。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智能化,让人们从具体应用场景中有了获得感,让数字中国建设体现了其应有之义。
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来源:《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必须注意的是,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是一个过程,且是一个容易产生社会分化的社会过程。数字化的高速扩散从一开始就制造了两类人群: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进而,对数字技术自身提出普惠需求,如针对低数字素养人口的易用性和安全性需求、针对数字移民的便捷化需求、针对老年人口的适老化需求、针对残障人士的助残需求等。受疫情影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加速向线上迁移,呈现出人们对数字生活智能化普惠的强烈愿望和多样化诉求。如何推动数字产品和服务普惠,既是创新数字消费业态、面向未来的智能化要求,更是从产品与服务设计开始就把社会价值和需求纳入考量,实现产品和服务社会普惠的契机。
当然,数字生活普惠也不只是关涉政府政策、市场产品和服务提供,还关涉数字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升数字素养、发挥数字想象力、创新数字生活、积极主动地拥抱数字生活是普惠数字生活智能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节碳与生活便捷之间寻求平衡,更需要每一位数字时代成员的参与和创新。
《规划》把握数字时代发展脉动,适时提出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让数字技术更便捷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来源:《中国网信》2023年第3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