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成果 > 正文

新闻中心

科研成果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智库观点丨《重庆日报》刊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算法专家黄晶署名文章《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时间:2023-06-27    来源:

  • 分享

6月26日,《重庆日报》“思想周刊”刊发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产品工程部副部长、算法专家,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副主任黄晶署名文章《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9CC85?e=.png

以下是文章全文内容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黄晶 何岩

4月25日,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强调,聚焦聚力、实战实效、彰显特色,主动塑造数字变革新优势,积极拥抱数字文明新时代,推动最快系统部署、最小投入代价、最佳实战效果、最大数据共享,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品质生活新范例、高效能治理新范式,加快构建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数字重庆是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重庆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引擎和全新命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全新探索,涉及的工作面广、专业性强。我们要聚焦“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剖析数字重庆建设的应对之策,并以“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为依据,助力赋能数字重庆建设。

传统“数字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数字化”是指通过借助新一代数字技术手段,帮助各主体从信息化到达数字化、迈入智能化,进而实现价值体系重塑的过程。主要经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个阶段,其中信息化阶段实现了流程线上化,带来了标准化和信息对称的价值;数字化阶段帮助我们基于数据进行日常的运营决策,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客观;智能化阶段使用机器替代人去决策,决策将更全面、更精细。从多数组织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来看,可能会面临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标不清晰,传达难到位。如果目标拆解得不清晰,战略和执行目标没有在管理和执行层间达成共识,可能会导致方向不明确,团队凝聚力下降,以及评估和考核困难。

二是数据资源缺乏统一管理。数据缺乏统一部署,会出现想利用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时却发现数据不全、数据孤岛、数据质量不佳等问题,导致数据的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数据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三是应用建设无序、重复。缺乏统一规划的应用系统虽然解决了局部问题,但没有从全局出发,若干个场景的收益加起来还没有一个场景的收益大,导致了资源浪费,以及技术更新迭代的困难。

四是部署环境不统一、资源不共享和应用不兼容。如果基础设施不连通,就无法实现系统和数据的共享;如果部署的环境不统一,应用兼容性则会不一致,导致系统运维复杂。

五是工作推进与责任落实难。有些组织由于工作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文化较为传统,转型过程中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没有按照面向智能化的方式进行调整,导致数字化难以持续推进。

从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看“数字重庆”建设总体方案

不同的主体,其选择“数字化”的道路也有差别。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通过理论研究、项目实践等多方探索和总结,认为转型过程包括四个步骤。首先,需要充分理解战略布局,并构思目标应如何分解才能更好地帮助战略落地;其次,需要构思承接战略的转型蓝图,解决转型“去哪里”的问题;再次,需要依据蓝图给出架构层面的计划和路径,解决“怎么去”的问题;最后,需要明确优先级,找出转型价值高的部分优先实施。总体来说,“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可以概括为“战略目标”“业务应用”“平台架构”“组织建设”四个板块,自上而下、层层递进。数字重庆建设是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兼顾了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和能力重塑,从“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的角度理解、分析数字重庆建设总体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厘清各板块的内在关联和建设思路。

战略目标层层拆,明确建设优先级。数字重庆的战略目标与数字中国接轨,确定为“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其中,为了保障后续系统建设及开发的统筹集约和对接贯通,2023年重点任务确定为打基础、立框架,初步建成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打好建设“地基”,为后期重大应用的上线运行和标志化成果打造奠定基础。

业务应用一盘局,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重庆业务应用深度梳理了数字化与“五位一体”的融合,确定为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板块。同时,打造全市应用项目“一本账”,制定应用共享规范,以期促进全市业务应用的集成部署、统建统用、多跨融合,实现业务应用的“一地创新、全市复用”。

架构设计统一管理,助力开发可复用。数据层面健全完善数字资源“一本账”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源“一组库”,实现数字资源全量化编目、一体化申请和全周期管理;技术层面完善共建共享机制,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能力组件,为开发业务提供公共支撑,解耦应用中的共性能力,形成能力组件,面向全市复用;部署层面集约优化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打造算力存储“一朵云”、通信传输“一张网”,集约提供网络算力、数据交换、物联感知等服务。

组织架构智能化调整,保障具体项目落地。完善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7个专题组领导体制,明确职能职责,落实“一把手”责任,开展实体化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召开领导小组例会、市委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数字重庆建设工作;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按月出任务清单、按周调度工作。同时,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一中心四板块一套网格”智治体系,更好承接重大任务在基层落地。

以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推动“数字重庆”建设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可在数字重庆的推进与落实过程中,为做好战略、业务、架构及组织四个层级的建设提供建议及参考。

战略目标分解。从数字中国战略目标的锚定,到数字重庆建设目标的拆解,再到具体目标的落地及实施,为实现上下衔接、闭环反馈的目标管理模式,应做好各级组织基于数据赋能目标管理的工作。利用数据易理解、易传播、易达成共识的特性,将其作为决策和执行的基础,以确保建设目标能够被实现。首先,要确认核心指标,将目标量化为可以反映整体战略和建设重点的指标数据;其次,要明晰过程指标,将核心指标拆分为更具操作性、可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负责人的过程指标;再次,要落实部门指标,将过程指标拆分为部门目标,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并制定相关举措事项,督促执行;最后,要定期反馈结果,不断优化调整,确保核心指标的实现。

业务应用梳理。为抓好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6”大应用系统建设,确保决策部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落地,应做好各层级业务应用建设的梳理工作。业务应用梳理是为了将战略转化到技术,首先要做好业务流程梳理,回答“做什么”的问题,全面梳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环节,促进深度融合;其次要梳理业务场景,回答“从哪切入”的问题,找到对于数字重庆建设来说最紧迫、最重要的环节,确定优先级;再次要明确业务数字化能力,回答需要具备什么数字能力才能“做好”的问题;最后要制定应用建设的具体举措,明确系统定位、边界及功能,为更好地开发奠定基础。

架构及部署设计。数字重庆系统架构建设及部署应以“1361”为牵引,打造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系统有机整体,系统架构是业务、技术和数据的融合,应做好系统架构的设计及部署工作。要做好IT架构,支撑业务发展,结合应用架构的设计原则、业务蓝图,整理完善当前系统建设的现状,回答好“建哪些、怎么建”的问题;要做好中台架构,完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强管理、挖价值;同时要考虑基础设施联通、部署环境一致的问题,强化建设数据底座,贯彻落实算力存储“一朵云”、通信传输“一张网”。

组织保障建设。数字化是一种管理方式,通过数据的融合和打通重塑组织文化。因此,组织保障对于数字重庆建设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应做好各级组织的建设及保障工作。在具体数字化落地的过程中,应鼓励从上至下用数字表达的习惯,用数据量化代替主观判断;打通部门墙,实现跨部门协作,采用敏捷开发的方式组建项目团队,按照业务场景和任务目标,前两年可成立敏捷试验小组,从原组织架构中抽调人员组建项目组,结束后人员可加入新的项目团队;后三年可探索全组织敏捷,建设敏捷部落,下设多个项目小组分担目标,各小组负责相关业务端到端的方案和开发工作,最终保证项目的完整落地。

数字经济时代,变革之中蕴藏无限可能。数字重庆建设是一个持续变革的过程,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重庆要以此为契机,压实各方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快业务培训、强化人才支撑,主动塑造数字变革新优势,积极拥抱数字文明新时代,凝聚起推进数字重庆建设的强大合力,将数字重庆建设打造成为现代化新重庆标志性成果。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