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速递 > 正文

新闻中心

要闻速递

NEWS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晓如参加“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2024立夏篇)活动并作主题报告

时间:2024-05-29    来源:

  • 分享

近日,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咖啡厅举办“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立夏篇活动。本次活动是“节气沙龙”系列活动的第27期,主题是“智能与人文跨学科合作探索汉籍流传图谱”。沙龙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海峥,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袁晓如主讲,主要邀请中国语言文学系、智能学院、历史学系、信息管理系、外国语学院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活动。沙龙由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主持。

20F21

杨海峥教授、袁晓如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杨海峥教授介绍了汉籍流传研究的重要性。“汉籍”一词来自日本,指中国人用汉字书写的书籍,汉籍善本具有文献、版本、文物三重价值,海外汉籍的流传不仅承载和弘扬了中国文化,也见证了全球文化的交融。传统汉籍流传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梳理现存古籍中的序跋、牌记、藏书印等信息,推测分析其流传与递藏的轨迹,但限于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难以获得对较多数量古籍流传的整体理解、难以高效检索汉籍流传的时空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学术研究范式的更新,袁晓如研究员介绍了如何通过可视化和交互的方式表达古代中国汉籍在日本的流传过程。课题以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宋元善本古籍的流传信息为范本,构建LiberRoad(典藏之路)可视分析系统,支持领域学者从时间、空间、收藏者等多角度分析汉籍流布史,特别针对不确定性的地点信息,提出一种抽象地图可视化的方法,牺牲了空间的直观性,保留了语义确定性,有效揭示汉籍在不同收藏机构间的流传模式。

汉籍流传的可视分析不仅验证了前辈汉籍研究学者的结论,还促进了研究范式的转变,帮助学者从整体上了解汉籍流转的全貌。此外,课题根据数据收集和标注中遇到的问题,尝试提出新的古籍流传数据规范,指出藏书章的自动识别和比对可能是新的提高效率的方向。本研究起源于北京大学人文社科数智化研究基地(基地介绍见文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3504B

与会嘉宾踊跃提问

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嘉宾充分肯定了汉籍流传可视分析系统课题的丰富成果,并就古籍研究与《儒藏》编撰、汉籍流传信息的标准化、智能技术对文献学研究范式的促进、古汉字数字化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两位博士生作为课题参与人员也分享了收获与体会。

本次沙龙中,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探讨数字技术和学科交叉如何赋能文献学研究。社会科学部作为联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学科的桥梁,将继续组织“节气沙龙”系列活动,为更多探索文理交叉可能性的项目打造展示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数智化研究基地介绍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数智化研究基地获批成立于2022年4月。基地旨在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融入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塑造新范式,提供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以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思路开展有组织的研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与传播,提升数字中国的关键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基地将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的助推器、战略智库的数据池和文理交融的汇合地,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这是数字时代的深谋远见。基地由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牵头,汇聚北京大学相关领域团队、虚实体机构入驻,目前已筹建入驻6个实验室:数字生态与数字治理实验室;区域与国别数据库实验室;国际组织数据库实验室;古籍数字化实验室;语言学实验室;图像学实验室。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