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速递 > 正文

新闻中心

要闻速递

NEWS

北大张平文院士:数字乡村发展要以人为本,重视数字红利公平分配

时间:2022-08-25    来源:

  • 分享

近日,“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二期启动仪式暨第一课在北京大学举行,并于线上同步直播(“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二期在北京大学启动!)。此次“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二期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

在第二期的第一课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帮扶专委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文分享了他对数字生态与数字乡村的思考。来自全国1069个单位和机构的近1500名学员见证了启动仪式并聆听了第一课。

张平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智能化”、“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等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同时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和疫情期间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对于数字经济当前面临的研究不足、难以评估等现实问题,他认为要构建“基础、能力、应用”三维度的数字生态评估尺度。谈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张平文认为:数字乡村发展要以人为本、要善于借力、要注重绿色与可持续、要重视文化传承,数字乡村发展的根本是人才,以及数字红利要在乡村中合理公平分配。

114FE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与社会治理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关键力量。同时,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也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张平文表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章,在其中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等做了详尽规划。

谈及数字化转型,张平文十分认同华为给出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成功。

为何要数字化?张平文认为,数字空间有高维、传输快、易改动、结构易优化等诸多优势,在数字空间里可以解决很多物理空间不易解决的问题。例如,数字空间信息传输快,相较于传统期刊,数字期刊更便于传播和阅读;数字空间有助于提升效率,美国波音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了数值风洞辅助飞机设计,使得风洞试验次数大幅减少;数字空间能帮助优化结构,孕育出了直播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此外,数字化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使得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影响、控制能够触及更大范围,并且速度更快、实时性更好、成本更低。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融合所形成的数字经济成为了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和疫情期间的经济新引擎。对比1988年到2020年间全球市值前十企业名单的变化,可以发现与数字化有关的高科技公司比重增加成为趋势。

随着数字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也已成为了我国的国家战略。直播带货、黑灯工厂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数字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领域,众多领域也愈发离不开数字经济。

C2D5

要构建数字生态的评估尺度

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例如,利用知网主题检索功能可以发现,“经济”一词有600多万条搜索结果,而“数字经济”只有2万多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到1万条搜索结果,要再加上“经济”一词就仅剩了1千多条。

与此同时,如何评估数字经济也成为了广受争议的话题。显然数字经济不能用GDP来评估,而如何进行评估、如何定义其广义与狭义的统计口径则成为了评估数字经济发展的难题。为此,张平文提出可以从生态的视角切入,以数字基础、数字能力、数字应用三个维度,9个细分项来构建数字生态评估尺度。

B132

在他看来,数字经济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密不可分。数字生态包括了国家和区域生态、产业和企业生态等形式。例如,欧盟属于国家生态,长三角城市群属于区域生态,而阿里系、腾讯系则属于企业生态。

依据上述评估尺度对2021年中国省级数字生态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张平文发现,当前我国各省市的数字生态可分为四个类型:全面领先型、赶超壮大型、发展成长型、蓄势突破型。研究数据表明,不同省市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政策环境等考评细分项上各有优势,但在数字能力方面则存在普遍短板。

从数字生态角度来评判城市,可以总结出城市数字生态发展的三型驱动模式,分别为对应数字基础、数字能力、数字应用三个评估维度的基础驱动型、能力驱动型和应用驱动型。与此同时,若将评估数字生态的视野扩展至国际,则需要引进一个新的变量——数字规制。

6E2E

张平文表示,不同国家关于数字经济的法律法规会对其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规制的发展有可能限制能力的发展。因此,发展数字生态要在数字规制与数字能力之间寻求平衡,其中特别要注意数字规制约束性强度、数字经济规模、数字企业竞争力等指标。

对于数字乡村发展的6点思考和建议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同时也有益于农村发展。

张平文表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要以数字生态推动乡村振兴,就必须理顺二者关系。在他看来,数字乡村是数字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数字生态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没有数字生态,数字乡村无支撑,没有数字乡村,数字生态不完整。而建设数字乡村生态,同样也要考虑基础、能力与应用三个维度。

谈及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张平文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出台了多项支持性政策。当前数字乡村总体态势可总结为三点:一是县域数字乡村起步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二是数字乡村发展强县分布呈现“一强多元”格局;三是数字乡村发展强县分布存在明显东西差距。

针对当前数字乡村在基础、能力与应用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张平文表示:“首先要考虑到农民与农村的特点,农民最实在,关注看得到的利益。另外,农村一定要跟城市差异化发展。”为此,张平文给出了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数字乡村发展要以人为本。针对数字乡村对人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且农村中老人与儿童占比相对较高的问题。张平文表示,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发现能人,培养能人,引回能人。“如今农村最缺人,特别是缺能人。现在中国发展得好的农村,都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怎么吸引能人回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张平文说。

他还以北大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2021年10月,北京大学为定点帮扶对象云南弥渡县引入10名“名誉村长”,解决当地发展问题。又从当地高中选拔200名优秀高三学生,进入“博雅自强班”学习,并从全县引入12名优秀教师加入教师团队。

第二,数字乡村发展要善于借力。针对乡村自身缺乏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能力的问题,张平文认为,基础设施需要依靠国家投入,平台与应用需要靠企业和市场。

第三,数字乡村发展要强调绿色与可持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可立足当地生态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产业。张平文以家乡长株潭绿心绿肺——跳马镇为例进行生动解释。目前,当地重点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对当地GDP贡献达80%。新时期该镇还将依托当地环境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第四,数字乡村发展要重视文化传承。数字技术传播传统文化,要跟当地的特色文化、风情结合起来。“我认为中国的农村是中国文化保留最好的地方,所以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是要弱化,而是要强化文化特色。”张平文说。

第五,充分意识到数字乡村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全面发挥数字技术(工具)的作用,增强与乡村外出能人的联系,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对接资源、捐赠反哺。为此,可以采取这些举措:强调第一书记制度,发挥驻村干部作用;吸引人才回乡,鼓励大学生下乡创业;加强在乡青年培训,引导干部与骨干在实践中成长等。

最后,数字红利要在乡村中合理公平分配。为此,应设置合理机制,保障数字红利的公平分配,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传统乡村转向数字乡村。

张平文,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张平文院士主要从事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并获得多项突破性成果,现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复杂流体和复杂流动的计算方法与数学理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已在众多学术期刊杂志中发表论文100余篇,并担任十余种国内外杂志的编委。

张平文院士是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等奖项,并于2016年起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2018年起担任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京ICP备0506507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