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数据可视化竞赛中,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在“中华古籍数字人文创意”赛道三项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包括二等、三等、提名作品各一项。
“中华古籍数字人文创意”赛道题目1提供的中华古籍原本图片数据集,包含碑帖件,成碑时间集中在唐朝期间,由包括王羲之(集字)在内的14位名家书写,当前分布于全国11处城市。实验室团队针对题目1分别从从书法的变化和形状角度完成作品《芳翰流形-流变》、《芳翰流形-形韵》;题目2提供的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包括舊唐書經籍志、日本國見在書目録、宋史藝文志、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等。北京大学针对题目2提交了作品《经籍览观》。
一、芳翰流形-流变
《芳翰流形-流变》是一个高度交互的可视分析系统,旨在通过丰富的视图和灵活的交互多方面、深层次地展示书法笔法和结构的灵活变化,进而剖析王羲之书体的流变。碑帖时空分布概览展示了碑帖在时间地域上的流变与分布。用户可以通过细节赏析,体味碑文书体的神韵;碑帖字形比较分析模块支持叠字浏览、上下文比较,剖析其笔法风格、结构布局的变化,帮助用户发掘碑帖字体演化及不同笔法风格的异同;碑帖字形定量对比模块通过一系列指标度量字形特征,定量地展现字形之间的关系,并支持两种字形之间的深入比较。《芳翰流形-流变》通过交互联动,层层深入,帮助用户体会书法的独特魅力,获得有效的见解。
该作品在ChinaVis 2022 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数据可视化竞赛的“中华古籍数字人文创意”赛道中,获评二等作品。参赛队员:谭绍聪,张宇(牛津大学),李金城,杨超凡,张佳帝;指导教师:袁晓如(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徐瑞鸽 (雪城大学)。
《芳翰流形-流变》可视分析系统
二、芳翰流形-形韵
行云流水的行书与山水颇具共性。《芳翰流形-形韵》从青绿山水中汲取灵感,将文字编码为流动的山水。作品中,将文字的笔画按书写时笔尖行转的路径展开,以线条宽度编码笔画的粗细,以线条长度编码笔画的书写路径长度,以线条间的间隔编码书写中相邻笔画间的距离,直观地展现字的布白,于书法笔墨中窥见流动之山水。该作品在ChinaVis 2022 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数据可视化竞赛的“中华古籍数字人文创意”赛道中,获评提名作品。参赛队员:郭宇涵(本科同学),陈昕悦,鲁可儿(中南大学,本科同学),吕宗蔚(本科同学),李明宣(本科同学);指导老师:袁晓如(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徐瑞鸽(雪城大学)。
《芳翰流形-形韵》
三、经籍览观
《经籍览观》是一个交互式可视化系统,以聚类图的形式动态展示各古籍目录中经史子集每一家的具体分布,通过动画变换的方式,揭示不同目录间收集书目和归类的变化差异;以星座的连接形式观察一部书籍相关的作者,同一作者著述的相关书籍。《经籍览观》提供了目录横向和纵向的直观对比,方便学者通过对目录的概览性认知直接在文本中定位研究问题,提高研究效率,也便利使用者对我国古籍目录分布有直观了解,激发对古籍书目的兴趣。该作品在ChinaVis 2022 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数据可视化竞赛的“中华古籍数字人文创意”赛道中,获评三等作品。参赛队员:邵汉宁,虞嘉成,魏大同,崔天瑞,张毓祺(本科同学);指导老师:袁晓如(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魏婧婧(湖北工业大学)。
《经籍览观》可视分析系统
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来自智能学院,隶属于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可视分析中心的核心研究力量。此次参与竞赛的不少同学是加入实验室科研的本科同学。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可视化探索是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2022年适逢北京大学数字与人文年,实验室还在积极和人文学校、设计专家合作开展更多新颖的探索,欢迎各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开展合作。也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联系方式:pkuvis@pku.edu.cn。
指导老师
袁晓如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 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兴趣主要为可视化与可视分 析。高动态范围可视化的工作获得 2005 年 IEEE VIS 大会最佳应用论文奖。2013 年来指 导实验室团队多次在 IEEE VAST 可视化分析挑战赛中获奖。数十次担任 IEEE VIS, EuroVis, IEEE PacificVis 等国际可视化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2017、2021 年 IEEE VIS 大会论文主席 (SciVis)。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
更多可视化作品请访问可视化看中国网页:https://vis.pku.edu.cn/vis4china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